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工作目标,助力健康江西、健康中国建设,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,在全社会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,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特邀五位血吸虫病健康科普专家制作《认识血吸虫 预防血吸虫病》血防科普系列微视频,共分10期,分别是:、“我国当前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”、“血吸虫病”“血吸虫生活史”、“血吸虫病流行特征”;“血吸虫传播的关键角色——钉螺”;“小心水中“隐形刺客”——血吸虫尾蚴”;“血吸虫病对人体的危害”;“血吸虫病可防可治,关键在早发现、早治疗”;“户外游玩警惕血吸虫病”;“血防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”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,有力地保障并推进了我国血吸虫病防治进程。
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历经70余年的不懈努力,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,血吸虫病疫情持续下降,流行区范围不断压缩,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升,有效控制和消除了血吸虫病的肆虐流行,2015年全国实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目标。
2016年10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联合印发了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明确提出了“2030年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”的宏伟目标,这标志着我国血防工作全面进入消除攻坚阶段,吹响了迈向消除血吸虫病的进军号角。
在推进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中,我国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、强化重点环境钉螺控制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策略,实行“党政主导、部门协作、社会动员、全民参与”的工作机制,坚持“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、分类指导、统筹推进、综合治理、目标管理”的防治方针。
资料来源于: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